在做檢測時,有不少關于“電鍍鹽霧標準”的問題,這里百檢網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電鍍鹽霧測試是一種評估電鍍產品耐腐蝕性能的方法,用于金屬材料、涂層和電鍍層的質量檢測。以下是關于電鍍鹽霧測試標準的詳細介紹,涵蓋測試類型、標準、測試條件、流程以及注意事項等內容。
一、電鍍鹽霧測試的主要標準
1、GB/T 10125系列
GB/T 10125-2012《人造氣氛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規定了鹽霧試驗的一般要求,包括試驗設備、鹽溶液制備、試驗條件、試樣制備和放置、試驗周期等,適用于各種材料、涂層和電鍍層的耐鹽霧腐蝕性能測試。規定了鹽霧試驗室的技術要求,包括試驗室的構造、設備、溫度控制、濕度控制、鹽霧分布等,以確保試驗環境的穩定性和一致性。
2、GB/T 2423系列
GB/T 2423.17-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 試驗方法 試驗Ka:鹽霧》:適用于電工電子產品及其元器件、組件、部件和材料等在鹽霧環境下的耐腐蝕性能測試,詳細規定了試驗條件、試驗設備、試樣制備、試驗周期、合格判定等內容。
3、QBT系列
QBT 3826-1999《輕工產品金屬鍍層和化學處理層的耐腐蝕試驗方法 中性鹽霧試驗(NSS)法》:電鍍中性鹽霧試驗(NSS)法,使用5%的氯化鈉溶液,pH值調節在6.5至7.2之間,試驗箱溫度控制在35±2℃。
4、ISO 9227:2012《人工大氣中的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鹽霧試驗標準,為全球范圍內的鹽霧試驗提供了統一指導。
5、ASTM B117:2018《操作鹽霧(霧)裝置的標準實施規程》: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制定的鹽霧腐蝕試驗方法,適用于金屬材料和鍍層的耐腐蝕性能評定。
二、電鍍鹽霧測試條件與方法
1、測試類型
中性鹽霧試驗:使用5%氯化鈉溶液,pH值調節在6.5至7.2之間,試驗箱溫度控制在35±2℃。通過觀察樣品表面的腐蝕形態(如起泡、銹斑、剝離等)、腐蝕面積和腐蝕深度來評估耐腐蝕性能。
酸性鹽霧試驗(ASS):在5%氯化鈉溶液中加入冰醋酸,使溶液pH值降至3左右,腐蝕速度比NSS試驗快3倍。
銅加速酸性鹽霧試驗(CASS):在ASS試驗基礎上加入少量氯化銅,試驗溫度為50℃,腐蝕速度約為NSS試驗的8倍。
2、測試條件
鹽霧環境:在鹽霧試驗箱中進行,箱內溫度、濕度和鹽霧濃度可控,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常用的鹽霧濃度為5%氯化鈉溶液,pH值控制在中性或略偏堿性。
測試時間:根據產品要求和標準,測試時間從24小時到1000小時不等。
3、測試流程
清潔樣品表面,確保無油污和雜質,必要時進行預處理以去除氧化膜。樣品尺寸和形狀應符合測試標準要求。制備5%氯化鈉溶液,調節pH值在指定范圍內,避免使用含有腐蝕抑制劑的氯化鈉。將鹽溶液以穩定速率噴霧到試驗箱內,控制溫度、濕度和噴霧速率。
根據標準要求設定測試時間,一般為24小時到1000小時。測試完成后,取出樣品,觀察表面腐蝕情況,記錄腐蝕斑點的數量、大小和分布。根據GB/T 6461-2002等標準進行評分,從0級到10級劃分等級,數字越小表示腐蝕程度越輕微。
三、電鍍鹽霧測試的注意事項
1、樣品準備:確保樣品表面清潔、平整,無油污和雜質。樣品的擺放需符合標準要求,以確保鹽霧能夠均勻覆蓋樣品表面。
2、試驗條件設定:溫度保持在35±2℃,濕度保持在95%以上。鹽霧濃度采用5%氯化鈉溶液,噴霧周期根據標準要求設定。
3、測試過程:確保試驗箱內環境參數穩定,避免溫度和濕度波動影響測試結果。操作人員應穿戴適當的防護裝備,避免接觸腐蝕性物質。
4、結果記錄:詳細記錄測試過程中的所有參數和結果,便于后續分析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