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檢測時,有不少關于“紡織品抗病毒檢測標準有哪些”的問題,這里百檢網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紡織品檢測抗病毒有哪些標準?第三方檢測執(zhí)行標準有哪些內容?
紡織品抗病毒檢測執(zhí)行標準:
1、T/CHC 2-2021《抗病毒功能紡織品》
2、T/CTES 1040-2021《紡織品抗病毒、抗菌整理劑及其功能評價》
3、T/CSBM 0037-2023《紡織品 醫(yī)用紡粘法非織造布 抗菌抗病毒型》
4、T/CAQI 196-2021《納米銅技術 抗新型冠狀病毒熱風法非織造布》
1、T/CHC 2-2021《抗病毒功能紡織品》
T/CHC 2-2021是一項針對抗病毒功能紡織品的團體標準,由中國紡織品商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該標準旨在規(guī)范具有抗病毒特性的紡織品的生產和評價,確保這些產品能夠滿足特定的抗病毒性能要求。標準涵蓋了紡織品的抗病毒活性測試方法、抗病毒效果的評價指標以及產品標簽和宣傳的規(guī)范。要求紡織品在抗病毒測試中顯示出明顯的病毒抑制或滅活能力,并規(guī)定了抗病毒效果的持久性要求。該標準還強調了產品的安全性,包括對皮膚和眼睛的無刺激性以及不含有害物質。T/CHC 2-2021的實施有助于推動抗病毒紡織品市場的健康發(fā)展,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防護產品。
2、T/CTES 1040-2021《紡織品抗病毒、抗菌整理劑及其功能評價》
T/CTES 1040-2021是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制定的一項標準,專注于紡織品中使用的抗病毒和抗菌整理劑的性能評價。該標準詳細規(guī)定了整理劑的化學成分要求、安全性評估以及抗病毒和抗菌效果的測試方法。包括對整理劑的最小抑制濃度(MIC)的測定、對病毒和細菌的滅活能力評估,以及整理劑處理后的紡織品在洗滌和磨損后的耐久性測試。此外,該標準還涉及到整理劑的環(huán)境影響和生物降解性,確保產品在提供抗病毒、抗菌功能的同時,對環(huán)境的影響降到最低。T/CTES 1040-2021的制定有助于統(tǒng)一行業(yè)標準,提高紡織品整理劑的質量和應用效果。
3、T/CSBM 0037-2023《紡織品 醫(yī)用紡粘法非織造布 抗菌抗病毒型》
T/CSBM 0037-2023是一項針對醫(yī)用紡粘法非織造布的抗菌抗病毒型紡織品的團體標準。這類非織造布廣泛應用于醫(yī)療領域,如手術衣、口罩、床單等,因此其抗菌和抗病毒性能至關重要。該標準規(guī)定了非織造布的生產工藝、產品分類、性能要求以及測試方法。要求產品不僅要有高效的抗菌和抗病毒效果,還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如抗拉強度、耐磨損性和舒適性。標準還對產品的生物安全性、皮膚刺激性和細胞毒性進行了規(guī)定,以確保醫(yī)用非織造布在提供防護功能的同時,不會對使用者造成不良影響。
4、T/CAQI 196-2021《納米銅技術 抗新型冠狀病毒熱風法非織造布》
T/CAQI 196-2021是一項關于使用納米銅技術生產的抗新型冠狀病毒熱風法非織造布的團體標準。該標準專注于利用納米銅的抗菌和抗病毒特性,通過熱風法工藝制造的非織造布產品。納米銅因其高效的抗菌和抗病毒能力而被廣泛應用于紡織品中。標準規(guī)定了非織造布中納米銅的分布均勻性、含量以及耐久性要求,確保產品在實際使用中能夠持續(xù)發(fā)揮抗病毒效果。還包括了對非織造布的物理性能、安全性和環(huán)境友好性的要求。T/CAQI 196-2021的制定有助于推動納米銅技術在紡織品領域的應用,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提供科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