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檢測時,有不少關于“氧指數的測試規范”的問題,這里百檢網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氧指數的測試規范主要包括實驗器材、試樣準備、實驗原理和方法、實驗步驟以及實驗結果判定等方面。
一、實驗器材
1、氧指數儀:核心設備,用于測定材料的氧指數值。
2、燃燒筒:一般為耐熱玻璃管,高450mm,內徑75~80mm。筒的下端插在基座上,基座內填充直徑為3~5mm的玻璃珠,填充高度100mm,玻璃珠上放置一金屬網,用于遮擋燃燒滴落物。
3、試樣夾:金屬樣夾,對于薄膜、紡織材料,應使用140mm×38mm的U型試樣夾。
4、流量控制系統:由壓力表、穩壓閥、調節閥、轉子流量計及管路組成。流量計最小刻度為0.1l/min,用于精確控制氧氮混合氣體的流量。
5、點火器:一內徑為1~3mm的噴嘴,火焰長度可調,試驗時火焰長度為10mm。
二、試樣準備
1、材料:包括木材、塑料、織物等可燃材料。
2、試樣尺寸:自撐材料,每個試樣長寬高等于(120mm)×(6.5±0.5mm)×(3.0±0.5mm)。非自撐材料,長≥150mm,寬≥48mm。
3、試樣數量:每組應制備多個標準試樣,通常為10個,以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重復性。
4、外觀要求:試樣表面應清潔、平整光滑,無影響燃燒行為的缺陷,如氣泡、裂紋、飛邊、毛刺等。
5、試樣的標線:在距離試樣點燃端50mm處劃一條刻線,用于記錄燃燒長度。
三、常用的氧指數測試標準
1、ASTM D2863:測定維持塑料樣品平穩燃燒所需的氧/氮混合體系中最低氧濃度的方法。
2、GB/T 2406:中國國家標準,用于塑料材料的氧指數測定。
3、ISO 4589-2:國際標準,用于測定材料的氧指數。
四、實驗步驟
1、檢查氣路:確保各部分連接無誤,無漏氣現象。
2、確定實驗初始氧濃度:根據經驗或試樣在空氣中點燃的情況,估計開始實驗時的氧濃度。
3、安裝試樣:將試樣夾在夾具上,垂直地安裝在燃燒筒的中心位置上,保證試樣頂端低于燃燒筒頂端至少100mm。
4、通氣并調節流量:開啟氧、氮氣鋼瓶閥門,調節減壓閥壓力和流量,使氧氮混合氣體的總流量達到規定值(如10l/min)。
5、點燃試樣:用點火器從試樣的頂部中間點燃,勿使火焰碰到試樣的棱邊和側表面。在確認試樣頂端全部著火后,立即移去點火器,開始計時或觀察試樣燒掉的長度。
6、調整氧濃度:根據試樣的燃燒情況,逐步調整氧濃度,直至找到維持平穩燃燒所需的最低氧氣濃度。
7、記錄數據:記錄每次實驗的氧濃度、氮濃度、燃燒時間或燃燒長度等數據。
注意事項
試樣制作要精細、準確,表面平整、光滑;氧、氮氣流量調節要得當,壓力表指示處于正常位置,禁止使用過高氣壓,以防損壞設備。流量計、玻璃筒等易碎品在實驗中要謹防打碎;實驗過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災等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