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檢測時,有不少關于“TTC法如何測最低抑菌濃度”的問題,這里百檢網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TTC法測定最低抑菌濃度( MIC)的步驟:藥液配制及除菌、96孔板準備、抗菌藥物二倍稀釋、加入菌液、設立對照、培養與觀察、MIC值判定。
一、TTC法測定最低抑菌濃度( MIC)的步驟
1、藥液配制及除菌
首先,根據藥物的效價或含量及所需體積,準確稱取抗菌藥物,并使用適宜的溶劑(如PBS緩沖液,根據藥物種類選擇不同pH值)稀釋至所需濃度。抗菌素藥物通常通過過濾除菌,而化學合成類藥物則可能需結合過濾和高壓滅菌處理。
2、96孔板準備
在96孔板的每個孔中加入含TTC的空白肉湯100μl,作為培養基。此步驟確保每個孔中均有相同的起始條件。
3、抗菌藥物二倍稀釋
在A/B/C三排的第一孔分別加入濃度為512IU/ml或μg/ml的藥液100μl,隨后進行二倍稀釋。即第一孔加藥后充分混勻,吸取100μl加入第二孔,再混勻后吸取100μl加入第三孔,以此類推,直至最后一孔。此時,每孔藥物濃度從左到右依次為:256, 128, 64, 32, 16, 8, 4, 2, 1, 0.5, 0.25, 0.125 IU/ml或μg/ml。
4、加入菌液
在每個孔中加入稀釋好的菌液100μl,形成測定一個藥物MIC值的三次重復(A/B/C三排樣品)。每孔的最終藥物濃度從左到右依次減半。
5、設立對照
在同一塊板的G排設立陰性對照(僅加空白肉湯不加菌液),H排設立陽性對照(加菌液不加藥液),以驗證實驗條件的有效性。
6、培養與觀察
將96孔板放入37度恒溫培養箱中培養16~20小時后觀察結果。若某孔TTC顯示紅色,表示有細菌生長;若不變色,則表示細菌被抑制。
7、MIC值判定
橫排中未變紅色的最后一孔所對應的濃度即為該藥物的MIC值。
二、TTC法測量最低抑菌濃度( MIC)的優勢
TTC法利用TTC的氧化還原性質,通過其顏色變化來指示細菌的生長狀態。TTC的氧化態是無色的,當細菌存在且生長活躍時,其內部的脫氫酶能將TTC還原為不溶性的紅色三苯甲月替(TTF),從而顯現出紅色。若細菌被藥物抑制而無法生長,則TTC保持無色,據此可判斷藥物的抑菌效果。
1、直觀性:通過顏色變化直接判斷細菌生長情況,結果易于觀察。
2、準確性:采用微量二倍稀釋法,能夠精確測定MIC值。
3、高效性:可在同一塊板上進行多種藥物的MIC測定,提高實驗效率。
三、TTC法測MIC的實驗材料與設備
1、微生物菌株:選擇待測的微生物菌株。
2、抗菌物質:需要測定其MIC的抗菌物質。
3、TTC試劑: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
4、培養基:適合微生物生長的培養基。
5、微量移液器:用于精確取液。
6、培養箱:用于微生物培養。
四、TTC法測MIC的注意事項
1、精確稀釋:確保抗菌物質的稀釋過程精確無誤,避免因操作誤差影響MIC的測定結果。
2、均勻混合:在將微生物懸液與抗菌物質混合時,要確保混合均勻,避免局部濃度過高或過低。
3、適宜培養條件:根據微生物的生長特性選擇合適的培養條件,如溫度、pH值等。
4、觀察時間:TTC的添加時間和觀察時間需要根據實驗目的和微生物生長速度來確定,以確保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