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檢測時,有不少關于“羊毛檢測最新執行標準是什么”的問題,這里百檢網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羊毛檢測執行標準是什么?有哪些第三方檢測最新標準?
羊毛檢測最新執行標準
1、T/CASME 1223-2023《羊毛織片》
明確規定了羊毛織片、經向、緯向等關鍵術語的定義,以確保在標準中的應用具有明確的內涵和外延。羊毛織片按不同的編織工藝、原料成分和用途進行分類,詳細說明了各類產品的特點和適用范圍。對產品的規格參數如紗線密度、幅寬、克重等進行了規定,確保產品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規定了羊毛織片的基本物理性能,如拉伸強度、撕裂強度、耐磨性等,以確保產品的耐用性和使用性能。對羊毛織片的外觀質量提出了明確要求,包括色牢度、平整度、疵點等,以確保產品的外觀美觀和消費者滿意度。詳細介紹了羊毛織片各項性能指標的測試方法,包括試樣準備、試驗步驟和數據處理等,為質量控制和性能評估提供了科學的依據。規定了羊毛織片的檢驗批次、抽樣方法和判定規則,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對羊毛織片的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提出了具體要求,以確保產品在流通和使用過程中的質量和安全。
2、T/YDNM 006-2023《亞東羊毛被》
適用于以純羊毛或羊毛與其他纖維混合的填充物為原料,經制胎并和胎套絎縫(包括機縫和手工縫)制作而成的亞東羊毛被。要求包括規格尺寸偏差率(±2.0%)、不允許存在破損、針眼、色斑、污漬、外觀疵點等。填充物需均勻、厚薄充實,四角方正;圖案整體位正不偏,針碼平服,繡面平整。涉及透氣性、保溫性、水蒸氣透過率、抗菌性能測試等,確保羊毛被的性能符合標準。規定了檢驗批次、抽樣方法以及判定規則,確保每一批亞東羊毛被的質量可靠。對亞東羊毛被的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條件提出了明確要求,以保障產品的質量和安全。
3、DB15/T 328-2017《土種羊毛》
標準明確規定了土種羊毛的檢驗項目,包括底絨高度、粗腔毛或干死毛含量、疵點毛和邊肷毛質量分數、兩型毛質量分數、洗凈率和凈毛公量等。這些檢驗項目為土種羊毛的質量評估提供了明確的指標和依據。在包裝方面,標準要求羊毛應按照不同產地、品種、等級分別打成軟包或緊壓包,并使用通風、透氣的材料,嚴禁使用有損羊毛品質的包裝物。同時,每包羊毛都應有明顯的標志,包括產品名稱、等級、產地、包重、包號、交貨單位、成包日期等信息,確保羊毛的來源和品質可追溯。在儲存方面,標準要求羊毛應儲存在通風、防潮、防火、防水的環境中,有條件的可在恒溫、恒濕的庫房內儲存。羊毛以批為單位堆放,毛包不得與地面直接接觸,避免污染。羊毛堆放處應放置適量的防蟲劑,以防止蟲害。在運輸方面,標準要求運輸工具應潔凈、防腐、防潮、防包裝破裂損傷。羊毛運輸過程中應保持貨證同行,確保羊毛的品質和數量得到保障。
4、DB15/T 983-2016《羊毛毛叢試驗規則》
標準首先明確了羊毛毛叢試驗的相關術語和定義,如“羊毛毛叢”、“試驗樣品”、“試驗條件”等,為后續的試驗步驟和結果評定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標準闡述了羊毛毛叢試驗的基本原理,即通過一定的試驗條件和方法,對羊毛毛叢進行物理性能測試,以評估其質量和性能。標準詳細規定了試驗條件,包括試驗環境、試驗設備、試驗人員等方面的要求。試驗環境應滿足一定的溫度、濕度和清潔度要求;試驗設備應經過校準和驗證,確保其準確性和可靠性;試驗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標準詳細描述了羊毛毛叢試驗的步驟,包括試驗樣品的準備、試驗設備的操作、試驗數據的記錄和處理等方面。每一步驟都有詳細的要求和說明,以確保試驗過程的規范性和準確性。
5、FZ/T 21004-2021《國產細羊毛及其改良毛毛條》
該標準詳細規定了國產細羊毛及其改良毛毛條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包裝、標志等方面的內容。分檔與分級:標準將國產細羊毛及其改良毛毛條分為同質毛毛條和異質毛毛條兩類。同質毛毛條根據羊毛的平均細度進行分檔,而異質毛毛條則按羊毛的粗腔毛率進行分級。性能指標:標準詳細規定了毛條的粗腔毛率、重量不勻率、回潮率等性能指標的技術要求,以確保毛條的質量。標準規定了詳細的試驗方法,包括羊毛纖維的長度試驗、直徑試驗、回潮率試驗等,以確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標準規定了毛條的檢驗規則,包括抽樣方法、檢驗項目和判定規則等,以確保毛條的質量符合標準要求。標準對毛條的包裝和標志也進行了規定,要求包裝應滿足一定的條件,且每包毛條都應有明顯的標志,包括產品名稱、等級、產地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