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檢測時,有不少關于“羊毛吸濕性測試標準是什么”的問題,這里百檢網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羊毛吸濕性測試標準是什么?第三方檢測執行標準有哪些?
羊毛吸濕性測試最新執行標準
1、GB/T 9994-2018《紡織材料公定回潮率》
定義了紡織材料的公定回潮率,該指標在紡織品的生產、貿易和質量控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規定了不同紡織材料的公定回潮率數值,確保紡織品的重量、密度等物理性能得到準確計算和評估。公定回潮率是紡織材料在特定溫度和濕度條件下達到平衡時所吸收的水分重量與材料干重之比。它直接影響到紡織品的重量、線密度、單位面積質量等關鍵指標,是紡織品生產和質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參數。列出了多種纖維類型的公定回潮率,包括棉、毛、絲、麻等天然纖維,以及滌綸、錦綸、氨綸等合成纖維。這些具體的公定回潮率數值為紡織品的生產和質量控制提供了明確的指導。
2、GB/T 6500-2008《毛絨纖維回潮率試驗方法 烘箱法》
該標準規定了洗凈毛、毛條等毛絨纖維使用烘箱法進行回潮率測定的具體方法,旨在通過標準的試驗過程得出毛絨纖維的回潮率,為紡織品的生產和質量控制提供科學依據。該標準適用于洗凈毛、毛條等毛絨纖維回潮率的測定,其適用范圍相較于舊標準GB/T 6500-1986有所擴大,不僅限于羊毛及其制品,還包括其他毛絨纖維。由原標準的周期取樣方法改為隨機取樣方法,確保樣品更具代表性。根據不同毛絨纖維種類分別規定不同的試樣質量,提高了測試的準確性。根據不同回潮率調整了初始稱量時間,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增加了根據不同的檢測環境對結果進行修正的內容,提高了測試的適用性。
3、GB/T 32605-2016《羊毛、羊絨被》
吸濕性是指材料吸收和釋放水分的能力,對于羊毛、羊絨被這類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紡織品來說,其吸濕性直接影響到使用的舒適度和健康性。良好的吸濕性能夠確保被子在潮濕環境下仍能保持干爽,提高睡眠質量。標準中規定了濕吸濕性檢測的方法,用于評估羊毛、羊絨被的吸濕性和排濕性能。通過模擬實際使用中的潮濕環境,對被子的吸濕性和排濕性能進行測試,以判斷其能否在潮濕環境下仍保持良好的使用效果。標準強調了對被子吸濕性能的評估。一般而言,羊毛、羊絨等天然纖維具有良好的吸濕性和透氣性,能夠迅速吸收和釋放人體排出的汗液,保持被子內部的干爽和舒適。良好的吸濕性對于保持被子內部的干爽和舒適至關重要。
4、GB 1523-2013《綿羊毛》
吸濕性是指材料吸收和保持水分的能力,對于綿羊毛這一天然纖維材料來說,其吸濕性直接決定了其在實際使用中的舒適度和保暖性能。綿羊毛具有良好的吸濕性,能夠迅速吸收并散發人體排出的汗液,保持干爽,提供舒適的穿著體驗。標準強調了綿羊毛的吸濕性能。在實際應用中,綿羊毛的吸濕性通常通過與其他纖維的對比實驗進行評估。實驗結果表明,綿羊毛的吸濕性能優于許多合成纖維,如滌綸、錦綸等。綿羊毛的吸濕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纖維的細度、長度、彎曲度等物理性質。一般而言,細度較小、長度較長、彎曲度整齊的綿羊毛具有較好的吸濕性。此外,綿羊毛的氈合性和吸濕性一般較優良,這與其纖維表面的鱗片覆蓋狀態有關。鱗片層完整且排列緊密的綿羊毛具有更好的吸濕性能。
5、DB65/T 2613-2006《生態羊毛》
在紡織行業中,吸濕性是衡量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于生態羊毛而言,其優良的吸濕性能夠確保在潮濕環境下仍能保持干爽,提供舒適的穿著體驗。這一特性對于提高紡織品的質量、滿足消費者對健康舒適生活的追求具有重要意義。標準中明確規定了生態羊毛的吸濕性要求。具體來說,生態羊毛的吸濕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快速吸收:生態羊毛能夠迅速吸收人體排出的汗液和濕氣,保持紡織品內部的干爽。高效排放:在吸收濕氣后,生態羊毛又能迅速將濕氣排放到空氣中,實現濕氣的快速轉移。持久性:生態羊毛的吸濕性能具有持久性,即使在多次洗滌和使用后,其吸濕性能仍能保持穩定。生態羊毛的吸濕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纖維的細度、卷曲度、長度以及纖維表面的鱗片結構等。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生態羊毛的吸濕性能和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