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檢測時,有不少關于“防紫外線檢測標準規范”的問題,這里百檢網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防紫外線檢測有哪些標準規范?第三方檢測執行標準有哪些內容?
防紫外線檢測最新執行標準規范
1、T/GDTEX 15-2020《抑菌防紫外線單向導濕面料》
該標準由廣東省紡織協會發布,旨在推動抑菌防紫外線單向導濕面料行業的規范發展,確保產品質量和消費者健康。標準規定了面料的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志和貯運等方面的內容。標準要求面料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常見細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實測數據表明抑菌率普遍達到較高水平。面料需具備有效的防紫外線功能,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面料采用物理或化學方式實現單向導濕功能,確保水分或汗液從織物內層傳遞到外層,并在外層蒸發擴散,同時保持貼身面干爽。標準規定了抑菌性能、防紫外線性能和單向導濕性能的試驗方法,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標準規定了面料的檢驗規則,包括抽樣、檢驗項目和判定規則等,以確保產品質量符合標準要求。
2、GB/T 18830-2009《紡織品 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
該標準首先明確了日光紫外線輻射(UVR)、UV-A、UV-B以及紫外線防護系數(UPF)等關鍵術語,確保了對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準確理解和評估。該標準適用于評定在規定條件下織物防護日光紫外線的性能,為紡織品的生產和質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據。該標準規定了紡織品的防日光紫外線性能的試驗方法,包括試樣的制備、測試條件以及結果的表達方式等,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標準中明確指出,當樣品的UPF值大于40且UVA透過率(T(UVA))小于5%時,可稱為“防紫外線產品”。防紫外線產品應在標簽上明確標注本標準的編號(GB/T 18830-2009),并根據UPF值的不同,標注為“UPF40+”或“UPF50+”。這一規定有助于消費者在購買時快速識別產品的防紫外線性能。
3、JC/T 2393-2017《防紫外線平板玻璃》
JC/T 2393-2017《防紫外線平板玻璃》是由全國工業玻璃和特種玻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的行業標準,適用于熔制工藝生產的具有防太陽光紫外線功能的平板玻璃。該標準自2017年10月1日起實施,為防紫外線平板玻璃的生產、檢測和質量控制提供了統一的依據。標準要求防紫外線平板玻璃的紫外線透射比應低于一定數值,確保能夠有效阻擋紫外線。在保證防紫外線性能的同時,標準還規定了可見光透射比的要求,確保玻璃具有足夠的透光性。標準對防紫外線平板玻璃的尺寸、厚度及其偏差進行了明確規定,確保產品的尺寸精度和外觀質量。彎曲度、光學變形、外觀缺陷和斷面缺陷均要求在規定范圍內,以保證防紫外線平板玻璃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該標準詳細規定了防紫外線平板玻璃的檢測方法,包括紫外線透射比、可見光透射比、尺寸、厚度、彎曲度、光學變形、外觀缺陷和斷面缺陷等項目的檢測方法和步驟。
4、T/ZZB 1701-2020《防紫外線傘用機織物》
T/ZZB 1701-2020適用于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用于制作晴雨傘或太陽傘傘面的機織物。該標準規定了這些機織物的基本要求、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貯存和質量承諾。包括機織物的材質、規格、顏色等基本要求,確保產品的基礎質量。重點規定了機織物的防紫外線性能,包括紫外線透射率、UPF值(紫外線防護系數)等關鍵指標。標準要求機織物的UPF值應達到一定數值,確保能夠有效阻擋紫外線。要求機織物在多次使用后,其防紫外線性能仍能保持穩定,滿足使用要求。該標準詳細規定了防紫外線傘用機織物的試驗方法,包括紫外線透射率的測試、UPF值的計算等,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標準規定了產品的檢驗規則,包括抽樣方法、檢驗項目、判定規則等,確保產品質量的可控性。標準還規定了機織物的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要求,確保產品在生產、銷售和使用過程中能夠保持其防紫外線性能。
5、FZ/T 34013-2022《天然防紫外線麻紡織品》
該標準適用于純麻(苧麻、亞麻、大麻)或含麻(苧麻、亞麻、大麻)30%及以上的混紡或交織產品,同時羅布麻、黃麻等為主要成分的麻紡織品也可參照執行。標準中明確界定了天然防紫外線麻紡織品的術語和定義,確保了對產品特性的準確理解。規定了天然防紫外線麻紡織品的技術要求,包括防紫外線性能、物理性能、化學性能等方面的指標,確保產品滿足一定的質量和性能要求。特別強調了防紫外線性能的重要性,通過設定明確的UPF值和UVA透過率指標,確保產品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線功能。提供了天然防紫外線麻紡織品的試驗方法,包括紫外線透過率的測試、UPF值的計算等,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這些試驗方法有助于生產商和檢測機構對產品進行準確的評估和判定。規定了產品的檢驗規則和標志要求,包括抽樣方法、檢驗項目、判定規則等,確保產品質量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