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檢測時,有不少關于“水質(zhì)檢測常規(guī)9項指標是哪些”的問題,這里百檢網(wǎng)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水質(zhì)檢測常規(guī)9項指標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總磷、總氮、化學需氧量(COD)、懸浮物、重金屬、微生物指標,本文將對常規(guī)9項進行介紹:
一、pH值
pH值衡量水樣酸堿性,用pH值來表示。pH值的范圍在0-14之間,7表示中性,小于7表示酸性,大于7表示堿性。檢測使用pH計或pH試紙,通過測量水樣的氫離子濃度來確定pH值。校準pH計,將電極浸入水樣中,讀取pH值。
二、溶解氧
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氣含量,以毫克/升(mg/L)為單位。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條件,過低的溶解氧會導致水生生物窒息死亡。溶解氧也是評價水體自凈能力的指標。檢測使用溶解氧儀或碘量法。溶解氧儀通過電化學傳感器測量水中的溶解氧濃度;碘量法通過化學反應測定溶解氧量。對于溶解氧儀,將探頭浸入水樣中讀取數(shù)據(jù);對于碘量法,采集水樣,加入試劑,通過滴定確定溶解氧濃度。
三、氨氮
氨氮是指水中以氨形式存在的氮化合物,包括氨和銨離子。氨氮是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指標,過高的氨氮含量會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引發(fā)水華等生態(tài)問題。檢測方法包括納氏試劑比色法和水楊酸-次氯酸鹽法。這些方法通過化學反應將氨氮轉化為有色化合物,然后通過分光光度計測定。采集水樣,加入試劑,讓反應進行,使用分光光度計測量吸光度,換算成氨氮濃度。
四、總磷
總磷是指水中溶解態(tài)和顆粒態(tài)的磷化合物的總和。磷是水生植物生長的重要營養(yǎng)元素,但過量的磷會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引發(fā)水華等生態(tài)問題。因此,控制總磷含量是保護水環(huán)境的重要措施。檢測通過鉬酸銨抗壞血酸法。該方法通過將溶解態(tài)磷轉化為藍色絡合物,通過分光光度計測定。采集水樣,加入鉬酸銨和抗壞血酸,進行顏色反應,使用分光光度計測量吸光度,計算總磷濃度。
五、總氮
總氮是指水中以各種形式存在的氮化合物的總和,包括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等。總氮評價水體富營養(yǎng)化程度,過高的總氮含量會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影響水生態(tài)環(huán)境。檢測使用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該方法通過消解樣品,將所有形態(tài)的氮轉化為硝酸鹽,然后測定。采集水樣,加入過硫酸鉀進行消解,冷卻后加入萘乙二胺,使用分光光度計測量吸光度,計算總氮濃度。
六、化學需氧量(COD)
化學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水中可被氧化物質(zhì)與氧化劑反應所需的氧氣量。COD評價水體污染程度,過高的COD值表明水體受到嚴重污染。檢測使用酸性高錳酸鉀法或重鉻酸鉀法。這些方法通過氧化劑與水中有機物反應,測定消耗的氧化劑量。采集水樣,加入高錳酸鉀或重鉻酸鉀,加熱消解,冷卻后用分光光度計測量吸光度,計算COD值。
七、懸浮物
懸浮物是指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包括有機物、無機物和微生物等。懸浮物會影響水體的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對水生生物和人體健康產(chǎn)生不良影響。檢測通過重量法或光學法。重量法通過過濾水樣,測量濾膜上懸浮物的重量;光學法則通過測量懸浮物對光的散射或吸收來測定。對于重量法,過濾水樣,干燥濾膜和懸浮物,稱重;對于光學法,使用濁度計測量水樣的濁度。
八、重金屬
重金屬是指水中含量較高的鉛、汞、鎘、鉻等有毒金屬元素。重金屬對人體健康具有極大的危害,長期攝入過量的重金屬會導致各種疾病。檢測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譜法、感應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法、X射線熒光光譜法。采集水樣,根據(jù)所選方法進行樣品前處理,使用相應儀器測定重金屬濃度。
九、微生物指標
微生物指標主要包括總大腸菌群、大腸桿菌、糞大腸菌群等,評價水體衛(wèi)生狀況。水中的微生物含量過高,可能導致疾病傳播。檢測方法包括菌落計數(shù)法、膜過濾法、MPN(最可能數(shù))法。這些方法通過培養(yǎng)水樣中的微生物,計數(shù)菌落數(shù)量或測定微生物的存在概率。采集水樣,進行適當?shù)南♂專臃N到培養(yǎng)基中,恒溫培養(yǎng),計數(shù)菌落或評估微生物指標。